點燈 扮耍 慶元宵
【作者速寫】林永增先生,民國三十六年在瀋陽入伍,加入五十二軍,四十三年駐守金門,因病返臺就醫,翌年退伍。五十年間考取師資訓練班,五十一年起擔任國小老師,直到退休。
在大陸北方,過了元宵節,新年才到尾聲;收拾起玩樂的心情,好好計劃來年工作。至於元宵節的習俗,謹在此談談故鄉山東煙台昔時歡慶景況。
元宵節是「上元節」,也稱「燈節」,顧名思義,是以賞燈為主。家家戶戶備燈應景,紮各式各樣的燈籠,讓孩子們玩個痛快。另外要做一些「金銀燈」,就是把紅蘿蔔和青蘿蔔各切成約五公分長的小段,把一端挖凹,插上約三公分長的蘆葦莖,捲上棉花,再把蠟燭頭溶化了,順著棉花往下灌,直到凹處灌滿為止。通常紅蘿蔔做的叫「金燈」,青蘿蔔做的叫「銀燈」;到了晚上,把做好的燈,掛在屋子的各個角落,然後點亮,意在驅散黑暗、迎接光明。
門口兩側,要掛門燈,那是用長七十公分,寬十五公分,厚一公分的木板釘成的,外面糊燈籠紙,紙面都刷了桐油,不怕潮濕;紙邊貼上紅色紙花,即成剪紙藝術,中間用紅紙剪貼上我們老家堂號——「桐蔭堂」。到了夜裡,點上蠟燭,光芒四射,非常好看。總之,元宵之夜,一片燈海,非常壯觀。
吃過午飯,到祖墳送燈,使祖先在光明燈引導下,不致孤獨寂寞。我們先點亮金銀燈,然後燃香、燒紙錢,再磕頭,儀式就算告成。如果風很平靜,燈火未熄,金銀燈通明,就象徵新的一年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五穀豐收。
元宵節少不得要吃元宵,材料最重要的是餡和糯米粉;餡料通常用杏仁、核桃仁、瓜子、花生仁、青絲、玫瑰、桂花、豬油和糖,一起攪拌均勻,再搓成小圓球,撒在糯米粉上滾動,成為一粒粒小白圓球。但元宵雖然好吃,吃多了卻會影響腸胃,所以父母大都不許小孩多吃,只能吃上幾個應應景。
晚餐和過年一樣吃餃子,隱喻「招財進寶」,祈望在家人同心合作、辛勤耕耘下,財運亨通。接著先由天地拜起,依次祭拜祖先、財神、灶君,然後由長輩率領到同宗家中祭拜,未出五服者都要同往。一家一家互相祭拜,最後全族人聚在祠堂,負責管理祠堂者早把宗譜懸掛起來,由族長領著祭拜完畢,長輩們利用機會談論村中事務,小孩子則溜到外面玩耍。
掀起元宵節高潮的節目,是晚間的「扮耍」了,又叫「扭秧歌」,因是在地上玩的,所以也叫「地蹦子」,通常由村中有聲望,愛好藝術的人士當會長,在村中找一些有興趣的青少年組成,利用過年休閒時間,到祠堂裡排練一些節目,如漁樵耕讀、三娘教子、洞賓戲牡丹、三戰呂布,以及趕旱船、蚌殼精、大頭和尚戲劉翠、騎驢上壽等等民俗、逗樂節目,供大家觀賞。
祭祖後,節目開始。村人一聽到鑼鼓聲,就扶老攜幼,站立街道兩旁,手提著燈籠,把大街小巷照耀得如同白晝,連平日足不出戶的大閨女,也夾雜在人群中看熱鬧。表演的隊伍過了一波又一波,有時歡唱,有時翻滾,動作敏捷俐落,看得大家哈哈大笑,前俯後仰。在本村表演完了,再到鄰村去表演;鄰村表演隊伍也來到本村表演,直到子夜,人潮才漸散去。
來臺一甲子,返大陸家鄉探親時,祖墳居然沒有了,神主牌位也不見了,慶元宵的熱鬧景象,也只能追憶童年印象了!(點閱次數:344)